9月17日讯——日本财务省(MOF)定于周四(9月19日)公布8月未季调商品贸易帐数据,恐怕会录得有史以来最长的贸易赤字周期,进一步表明该国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终结——数十年来,电子巨头索尼和汽车制造商丰田等企业一直都是日本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推手。
外媒周二(9月1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可能会在8月份创下连续第14个月录得贸易赤字,从而逼平1979-1980年全球石油危机时期的贸易赤字周期纪录,而受访经济学家们认为,贸易赤字困境还将延续下去。
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于2012年12月份执政以来,其根据“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实施的通货再膨胀政策造成日元汇率大幅贬值,形形色色的经济学家都将日元汇率走势理解为J曲线——进口成本飙涨会在一定时期内抵消出口收益,即由于日元贬值造成该国贸易收支在净改善之前出现恶化。
经济学家们指出,当深入研究日本的进出口数据之后,会发现,尽管日元汇率自2013年年初以来已经大幅贬值15%,但这并未让出口部门迎来拐点,实现贸易盈余也就无从谈起,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该国会在未来录得贸易帐盈余,从而在政策上给日本带来新的挑战。
对日本经济增长而言,贸易活动所构成的拖累效应明显超过了引擎作用,安倍晋三在改革日本国内经济上也就面临更大的压力。然而,日本政府迄今根据“安倍经济学”所实施的结构性改革已经令人无比失望,而与之有着天壤之别的是,日本央行(BOJ)所实施的激进型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却已经对股市和商业信心构成支撑。
日本的贸易赤字规模庞大,导致该国难以在今后三年内扭转经常帐赤字形势,这就意味着,该国将一步一步地吞噬规模庞大的国内储蓄资金,从而导致控制膨胀的公共债务的必要性开始增加。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资深经济学家宫川则夫(Norio Miyagawa)就指出,很难断定日本何时会摆脱贸易赤字困境,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出口领域的竞争力可能正在衰减。
农林中金总合研究所(Norinchukin)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Takeshi Minami)认为,日本正在经历降低对出口严重依赖的阵痛,但就目前而言,在摆脱通缩困境且内需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增强之前,日本在依赖出口之外别无选择。
在日本现存的50个核反应堆中,唯一维持运作的一个反应堆也已经因既定的维护计划而在周日(9月15日)被关闭,何时恢复正常运转还不得而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方面认为,重启核电设施将让日本每年可以节约超过3万亿日元(300亿美元)开支,而日本2013奶奶上半年的贸易赤字为4.8万亿日元。
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首席经济学家白川浩道(Hiromichi Shirakawa)则指出,如果日本重启核电反应堆,恐怕贸易赤字问题就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