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5月分开始,国内金融市场资金面不断出现紧张的态势。例如,对第二季度国债利率进行分析,5月7日其到期利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2.36%上涨至7.66%,暴涨了2.24倍。
汇率查询网讯——市场早有传言光大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结合以上拆借利率飙升之势,银行再也难以遮掩此次“钱荒”危机。钱荒真的来了!
此次“钱荒”爆发的中心点是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向市场拆借资金,隔夜头寸拆借利率飙升至13.44%,上升幅度达到578个基点,各期限资金利率也全线高攀,“钱荒”灾情一度失控。
如此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失衡现象肯定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主要是受热钱外流、国家政策、杠杆率等影响。
首先,受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美国退出QE传言影响,外汇吸引力增强,导致热钱流出。
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站上16000点的高位,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此外,6月美国数据持续走强支撑美元,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资金外流。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由去年年底509亿美元将至5月份104亿元。
除了来自国际方面的影响,国内市场的外汇调控手段实施在即,银行提前买入美元欲望增强。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就“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问题”发布通知。相关措施在6月底即将实施,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压力上升,银行为了达到监管标准,相关银行便提前补充外汇头寸,促使美元近期买盘力量增大。用于外汇市场的资金增加,也在相应的加剧银行间国内资金面的紧张。同时,监管层释放烟雾弹,阻止国际热钱再度继续流入,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此外,杠杆率不断放大,国内商业银行的本币超额储备金持续下降,加剧银行体系内资金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资金流动加大,商业银行资金流动越紧张。最后,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我国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这种内在的稳定因素,受国内银行违约“黑天鹅”事件轻轻一扇,便是市场长期融资平台出现前所未有的“钱荒”,加之市场对资金紧缺的不乐观,进一步放大“钱慌”。
这种恐慌心里,主要受央行对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的回应影响。在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急速飙升的情况下,央行迟迟才释放资金流动性,表示出强烈的强制商业银行去杠杆的政策预期,增加市场紧张情绪,刺激市场利率走高。
但是这种利率攀升的情况还将维持多久,有市场人士分析,此次“钱荒”也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年中恰逢商业银行二季度贷存规模考核,加上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资金流动性难免承压受阻。央行的平淡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此轮钱荒预计还要维持至7月初,因而市场建议,未来多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