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联储10月利率决议公布后,外汇市场对美国缩减QE可能性预期重燃,美元多头借联储决议翻身,非美货币纷纷呈现出高位连续回调的走势,主要币种下行幅度超过百点。
美元多头借联储决议翻身12月缩减QE可能性重燃
隔夜美联储利率决议宣布维持购债速度和前瞻指引不变,由于市场已经提前消化该预期,且美联储措辞整体偏乐观,因此美元指数遭遇“买事实”操作不跌反涨,多头借此次决议得以翻身。在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多家机构对此次美联储决议结果做出了点评。不少市场人士纷纷表示,此次美联储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不变的结果符合市场预期,而偏乐观的经济描述或预示12月缩减QE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隔夜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多家机构均对此次决议结果做出了点评。COMMONWEALTHFOREIGNEXCHANGE首席市场分析师艾斯纳(OMERESINER)表示,“总的来说,美联储声明的通胀立场不及预期温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美联储放弃了之前声明中提及的金融状况紧蹙的措辞。我认为这与上个月的声明没有巨大的差异,但鉴于过去数周的市场头寸情况,这为美元提供了升值的空间。”
美联储通讯社报道记者JonHilsenrath认为,10月声明意味着,调整QE还没有从美联储12月的议事日程中删除,但美联储发出了强烈的警告信号,即缩减QE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符合预期。按计划,美联储应在12月FOMC会后更新联储官员的经济预期,这体现出美联储的对经济的部分评估结果,届时联储官员也需要评判是否预计明年美国经济会加快增长。
不过,目前对于12月美联储是否会缩减QE,也有业内基金分析师较为谨慎。有分析师指出,美联储在12月份缩减QE虽说不是没有可能,但仍然面临着相当的障碍。尽管美联储在决议中指出,美国此前陷入政府停摆,并持续面临财政政策危机的掌控对于整体经济复苏过程而言并非大碍,但近期糟糕的经济数据状况如果一再延续,则会使得美联储继续三思而后行。
非美货币回吐压力显现,修正调整时机在即
本周初,非美货币纷纷呈现出高位连续回调的走势,主要币种下行幅度超过百点。不过,美国股市却依旧表现强劲,再次接近9月创下的历史新高,汇市与股市之间走势的差异可能暗示,非美货币回调主要是源于获利回吐压力,而不是市场风险偏好情绪降低导致。
显然,目前左右金融市场风险情绪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未来美联储宽松政策的走向。疲弱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导致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预期消失殆尽,而美国政府关门导致经济信心受创的后续发酵预期更是导致市场对宽流动性维持的期待加码,市场的风险情绪抬升明显,VIX指数降至历史低点附近就是很好的佐证。
而从本周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延续了近期疲弱的态势。数据显示,9月零售月率下滑0.1%,低于前值增长0.2%;10月消费者信心指标更是从前值的79.7下滑至7个月的低点71.2;生产者物价指数年率同样大幅下降至0.3%,远低于前值的1.4%。市场对美联储延迟退出宽松政策的预期将近一步加强,这将有利于市场风险情绪的再次释放。
不过,相信经过市场思路的频繁转化、非美货币大幅上行后,市场将会更为谨慎。对于美联储利率决议的解读不会那么轻易,必将揣摩政策声明的每一个字,只有美联储清晰表达出明确的鸽派态度,市场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至今,美联储始终没有撤回宽松政策退出与7%失业率挂钩这一表态,如果美联储继续沿用该数据作为退出政策的指标,那它的重要性将无可否认,目前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至7.2%,距离宽松政策收缩只有0.2%。
此外,即使美联储10月明确延续宽松政策导致主要非美货币纷纷突破危机以来的下行趋势,我们也须清晰的认识到,这些都是建立在高流动性下的风险偏好基础之上,如果市场持续在这样的状态,其泡沫堆积的后果只有一种,那就是在某个时候,主要非美货币将出现更大规模的下跌。虽然具体的时间节点无法判断,但是冲击的事件清晰可见,或是美国经济持续下行导致的市场风险情绪逆转,或是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预期加强导致的风险情绪逆转。
日本央行即将登场,预期维持现有宽松政策不变
日本央行将于周四11:00左右公布利率决议。目前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在0.1%水平不变。本周,美元/日元已下破200日均线,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日本当局在抗击通缩方面已取得阶段性的突破,这一点,从日本本周公布的CPI数据中可以得到验证。日本总务省上周五(10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9月全国CPI年率上升1.1%,前值上升0.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管辛格也在周三的讲话中称,IMF同意日本央行长期维持利率在非常低的水平,其没有必须采取进一步宽松的措施。
辛格指出,日元适度贬值,但是一旦安倍经济学完全被执行,日元将回归至均衡水平,但是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安倍经济学构成威胁。同时辛格强调,日本应当就2020年之前达成削减债务/GDP之比的目标给出更详细的财政计划框架,同时日本2015年后还需要减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约5%的额外财政支出,以降低公共债务。
辛格还表示,外部融资环境趋紧或将压制亚洲新兴经济体成长,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料适用于通胀压力已经缓解的地区,如印度和印尼。此外,辛格相信中国具备应对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预期带来的资本外流担忧的缓冲能力。
有理由相信,日本央行在10月31日利率决议过后的会后声明中,可能强调日本通胀预期进一步上升的观点,而这,则意味着日本央行将乐于维持现有宽松政策立场不变,从美日央行货币政策前景来说,一方面,美联储将的退出之路将向后延伸,而日本央行的加码则可能束之高阁,这也意味着,美日之间的利差扩大前景仍不明朗,日元中期强势,可能仍将存在。
(责任编辑:DF078)